三极管
- npn 9013 8050
- pnp 9014 8550
常用三极管:
- 9013 NPN 贴片 500mA
- 9012 PNP 贴片
- 9014 NPN
- 8050 NPN 插件,电流比 9013大
- C8050 1.5A
- 8550 PNP 插件 2SD882
上拉下拉
有时为了赋予初始状态需要添加上拉下拉
电平转换
3.3V-5V,5V-12V等电平转换
晶体管
晶体三极管由集电结和发射结两个PN结构成。根据两个PN结的偏置极性,三极管有截止、放大、饱和3种工作状态。 对于三极管,不管NPN还是PNP,我都总结为一句话,就是:
- BE开启,则CE短路
- BE不开启,则CE断路
具体演绎见图示: 可见不管NPN还是PNP,B C两端都具有一定反相特点
三极管的开关设计 1、三极管选择“开关三极管”,以提高开关转换速度; 2、电路设计,要保证三极管工作在“饱和/截止”状态,不得工作在放大区; 3、也不要使三极管处于深度过饱和,否则也影响截止转换速度;至于截止,不一定需要“负电压”偏置,输入为零时就截止了,否则也影响导通转换速度。 —开关NPN PNP转换 左图为 PNP 输出转换为 NPN 输出,右图为 NPN 输出转换为 PNP 输出,均为集电极开路形式。其工作原理不在此详述。
三极管 N1 和 P2 应工作在开关状态,其特征是在饱和和截止区转换。图中电阻 R1 和 R4 的选值应该保证 Ib ³ Ic /β (β 为三极管放大倍数);集电极电流 Im > 负载电流;集电极-发射极电压 BVceo > 电源电压并有 1.5~2 倍裕量。由于这类开关通常速度不快,特征频率 f0 不需要很高,普通低频管就可胜任。图中 R2 和 R3 是为保证三极管可靠截止用的,同时可提高其耐压,可根据电流大小选 1K~10K。 三极管输出适合作为信号输出的场合,寿命长,工作频率高。如果用于报警或者行程限制,则可选继电器输出,便于与后级电路器件连接。
MOSFET
FET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场效应晶体管 根据三极管的原理开发出的新一代放大元件,有3个极性,栅极,漏极,源极,它的特点是栅极的内阻极高,采用二氧化硅材料的可以达到几百兆欧,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 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****管
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型的半导体器件,它具有输入电阻高(可达109Ω—1015Ω,而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电阻仅有102Ω—104Ω),噪声低,受温度、幅射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小,耗电省、便于集成等优点。,因此得到广泛应用。 场效应管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;从工作性能可分耗尽型和增强型;所用基片(衬底)材料不同,又可分P沟道和N沟道两种导电沟道。因此,有结型P沟道和N沟道,绝缘栅耗尽型P沟道和N沟及增强型P沟道和N沟六种类型的场效应管。它们都是以半导体的某一种多数载流子(电子或空穴)来实现导电,所以又称为单极型晶体管。
MOS管开关电路
- 当 Vgs<开启电压:MOS管工作在截止区,MOS管处于”断开”状态,其等效电路如图 (b)漏源电流iDS基本为0,输出电压Vds≈Vdd
- 当 Vgs>开启电压:MOS管工作在导通区,MOS管处于”接通”状态,其等效电路如图(c)所示,漏源电流iDS=UDD/(RD+rDS)。其中,Rds为MOS管导通时的漏源电阻。输出电压Vds=Vdd·Rds/(Rd+Rds),如果Rds<<Rd,则uDS≈0V,也就是说,D S之间串联电阻与Rds构成电阻分压,而Rds很小,串联电阻又比较大,则Rds之间基本没有分压
选型考虑的参数:
- 检查用于开启的电压能区分导通和截止:查看 VGS(th) 开启电压(阀值电压),比如最小 -1V,有的还有最大值比如 -3V,G端输送不通电平,能实现区分导通和截止
- 检查电压差是否过大,不要超过极限: G S 之间电压差不要超过Vgs最大栅源电压,比如20V;D S之间电压不要超过V(BR)DSS或 VDSS,即漏源击穿电压,Drain-Source Breakdown Voltage,比如-30V,MOSFET管的雪崩电压通常发生在1.2~1.3倍的BVDSS,例如在笔记本电脑适配器、手机充电器中,输入为90~265V的交流,初级通常选用600V或650V的功率MOSFET;笔记本电脑主板输入电压19V,通常选用30V的功率MOSFET,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考虑。 根据需要,可以电阻分压。
历史
- 20230825 补充记录MOSFET的选型考虑的参数
- 2009-03-25 整理